近日,一则广告让资本市场的目光聚焦于川股科伦药业。5月8日晚间,科伦集团官方视频号发布保健品宣传内容,该企业董事长刘革新赤膊出镜,75岁的他健硕体态与抗衰新品的结合引发舆论热议。这一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营销策略,不仅将“董事长”推至台前,也折射出传统药企在行业变革中的战略转向。
视频号截图
流产药使用 “硬核”营销吸睛,抗衰新品高调登场
视频中,刘革新肌肉线条分明,配文“刘先生75岁——没有不可能!麦角硫因,生命长青。科伦永年,与您相伴”,将产品抗衰理念与个人形象进行了绑定。事实上,此次营销早有铺垫。在5月6日的业绩会上,面对投资者关于公司是否将重点转向保健品的提问,刘革新明确回应:“科伦已决定挺进大健康赛道。”
记者在科伦永年大健康的产品销售链接页面看到,该产品宣传“100%日本制造,日本原装进口,保税仓直发”。产品宣称采用前沿抗衰成分,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安全性方面强调由天然植物提取。定价为1499元/瓶。
针对为何选择日本生产的问题,科伦药业的子公司川宁生物解释称,这款麦角硫因胶囊的原料由川宁生物提供,日本工厂负责生产环节,最终由科伦永年进行销售。
主业承压催生转型,行业风口提供机遇
回溯科伦药业发展历程,这家创立于1996年的企业以高速输液生产线起家,曾打造出全国规模最大的大输液生产基地,单厂年产量突破亿瓶大关,奠定了其在输液领域的行业地位。然而,今年以来,业绩承压明显。2025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90亿元,同比下降29.42%;归母净利润5.84亿元,同比下滑43.07%。
流产药使用 华安证券分析师谭国超认为,受相关政策影响,输液市场已经发生变化,该公司一季度毛利率跟着下降。其销售负责人在业绩会上也证实了这一趋势。
在此背景下,大健康产业成为科伦药业的破局方向。刘革新指出,2023年国内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达7.1万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至12.3万亿元。面对老龄化,科学的医养结合成为对抗衰老的重要方式。刘革新说,科伦药业早在七年前就已布局大健康赛道,计划未来三至五年实现治疗医学与预防医学协同发展。
流产药使用
流产药使用
视频号截图
“抗衰老是最具确定性和成长性的新赛道。”刘革新表示,科伦选择在抗衰老领域推出突破性产品,川宁生物已有十余个抗衰老产品处于量产、待投产或研发阶段。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我国大健康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16万亿元,庞大的市场空间为科伦的转型提供了现实基础。
在刘革新的资本版图中,科伦药业作为核心企业,旗下控股子公司川宁生物专注生物发酵技术和合成生物学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也为此次麦角硫因胶囊的原料供应提供支撑。川宁生物虽尚未达到科伦药业的市值体量,但其在细分领域的研发成果及市场拓展,同样受到投资者关注。
流产药使用 营销热度背后,面临产品与市场双重考验
流产药使用 作为科伦药业的掌舵者,刘革新个人财富与公司发展紧密相连。科伦药业上市首日,其身家即达55.52亿元;2023年胡润百富榜显示,他以115亿元身家位列川商前十。
此次刘革新的赤膊上阵,不禁让人联想到网红董事长。有网友指出,刘革新会不会成为医药界的“雷军”“董明珠”?
流产药使用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营销模式也暗藏挑战。“不同于日常消费品,药企品牌的跨界营销更需要兼顾商业利益与科学严谨性。”有业内人士指出,挑战基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其效果真实性存疑。尽管科伦药业称视频未经后期处理,但公众仍有质疑声,若无法彻底自证,恐将损伤品牌信任度;另一方面,产品的药效机制与长期安全性尚待临床验证。若消费者体验未达预期,可能引发品牌质疑。
流产药使用 还有专家分析认为,市场竞争也是挑战之一。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民众健康意识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十万亿量级的新兴市场空间,必然引发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促使消费者在选择健康产品时更趋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科伦药业此次转型并非仓促之举。公司已组建专业推广团队,研发端也在持续加码。记者注意到,科伦药业和川宁生物两家公司在2024年都加大了研发投入,科伦药业的研发费用增长11.68%,川宁生物的研发费用增长达到了40.67%。
转载请注明来自流产药使用,本文标题:《流产药使用75岁董事长赤膊“秀肌肉”,科伦药业为哪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